真的要格鬥應敵,是沒有需要練個幾十招幾百招的,都是幾個攻擊防禦動作,練成本能動作來臨場反應,不練套路並沒有不可以的、沒有非練套路才能成為功夫高手的。
通臂拳就是由基本的幾手招法,鍛鍊出格鬥應敵的功夫來,不強調花俏美觀,只講實際攻防的有效性與否,來做鍛鍊的方向。
五指、拳、三指伏地挺身隨地可練
貓功、鐵牛耕地、伏虎式、伏地挺身
傳統武術不可或缺的基本鍛鍊
假想敵空操單練
雙人對練最好
招式操練成本能動作
不經思考就能反應
太乙龜背掌有二型
捲指的一式又稱「猴猿手」
以四個區為攻擊手器
此動作是太乙猴拳的「迎頭爆丁-抱丁式」
丁指的是拇指......
(同門好友請索密碼觀看,未滿十八歲勿看)
騎麟拍掌-通臂拍掌以騎麟步練習
通臂拳 由 張敦熙 老師在台灣所傳,通臂基本功我自己喜歡將太乙的一些動作同時操練,開始簡單紀錄!
1.調息
調息 12~100次
以太極起式做練習或站立吐納亦可
通臂太極是 臂聖 張策 師 傳承的特色
張策 師 太極學於 楊建侯
在台灣 張敦熙 老師也廣傳這通臂太極
2.掄臂
臂鬆活如軟鞭
3.推肩
4.揮臂
雙腳掌亦可不離地
旋身一腳以腳尖點地腳掌不定死為最佳
5.彎腰
6.掄腰
掄腰帶手拍腿
臂鬆活如軟鞭
此為太乙門的活絡動作之ㄧ
翻身下腰時腳尖可點地丁虛
7.操手
這為空操
實操可前手握取沙袋,交叉時換手捉握沙袋
8.雲手 -- 立圓
楊式太極定式 雲手 之 立圓
速度可慢 快 慢
9.雲手 -- 平圓
楊式太極定式 雲手 之 平圓
速度可慢 快 慢
慢時 鬆腰合跨
快時 腰跨瞬間運化不凝滯
10.雲手 -- 大圓
楊式太極定式 雲手 之 大圓
速度可慢 快 慢
11.圈手
此動作非 通臂六手之圈掌
與少林基本拳腳 滾手 類同
12.抖臂
腰腿彈升帶動抖臂
鬆活肘腕指
13.猴形摘桃式
太乙猴拳基本功動作
含心靈運動
14.採手
太乙猴拳基本功動作
與太極雲手--平圓 相似卻不同
平圓雲手可帶入採手、纏手之用
15.抖腕
站立抖腕 或 猴蹲抖腕 皆可
左右抖、仰掌抖、斜掌摔抖
16.抖腕--全身抖震
覆手抖掌帶動全身抖震
17.裏拐外拐
太乙基本功的裏拐與白猿偷桃動作
18.四喜式
太乙基本功
19.猴擰行走
太乙基本功 扭擰動作
民國初年 林經三 師平常隨練的猴拳動作
始練雙腿可微曲踏平扭擰行走
練功需猴蹲腳趾點地扭擰行走
由 劉維中老師 所傳
自己一直不願公開練習
但是想想這樣自珍對太乙門的了解傳承無益
有興趣吃苦的人就練吧
此動作除了練功也是猴拳基本防禦手法
20.猴猿步走(腳踝走)
太乙基本功 扭擰動作
以腳刀著地行走 或 跳躍
始練雙腿可微曲扭擰行走
練功需猴蹲腳刀著地扭擰行走
腳掌與手掌部位是太乙猴拳鍛鍊的重點鋒器
21.踢踹
鬆活腿腳
22.蹓腿---前蹓後掛、麻花步側蹓腿
太乙基本功 拉筋蹓腿
........................................
光練這些基本功夫就是汗水苦功,也至少需要3個月至半年時間的累積來紮下功基!
現代人很少會這樣練了,但是練拳不練功,臨敵一場空!
........................................
-------今日氣溫10度-----
再不紀錄備忘--以後恐都忘光了---
...................
劉老師在逝世前曾不只一次交代小弟以後要再向您及幾位師兄討教太乙門的武術
回覆刪除此次一聚師兄的八極果然是名不虛傳.讓小弟得再重練本門的八極拳
經師兄演示八極的打.跌.摔.擒.拿..讓小弟真正的了解到為何老師生前常以本門的八極自豪
也讓小弟明瞭了老師為何將八極列入本門中的"內家拳".就以師兄您與小弟的身材比例(S對XL)
輕易的或扳倒小弟.或將小弟打出丈外.真是令弟大開眼界
也在次的證明了您與本門中幾位師兄的功夫堪為馬首.有機會北上時再向您多請教..
感謝您的指導.............................楊唬
前輩您好、末學姓孫。曾習高芳先系統孫臏拳,雖老師精拆拳架技擊、但除一步三掌外無練功法門。在您這發現太乙猴、通背拳等方法概念、收獲甚大、尤其以猴步功法對腳刀擅用的孫臏幫助大、如獲至寶。請問您在那授課呢?或能+您FB嗎?謝謝
回覆刪除您是住高雄這位孫拳友嗎?
回覆刪除我是在台北!有機會再一起練習探究!
前輩您好、我是住在台中。有機會一定向您當面請益求教、謝謝您的回覆。
回覆刪除前輩您好、我叫家榮。謝謝
回覆刪除